![]() 一种冷热水混合阀芯
专利摘要:
本公开属于冷热水混合阀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热水混合阀芯,包括阀芯主体,所述阀芯侧壁的内侧设置混合水出水孔,所述阀芯底座的下端安装有阀芯入冷水孔,所述阀芯底座的下端安装有进热水器管,所述热水器的上端设置有出热水管,所述阀芯主体的内侧设置有分流冷水A孔,所述阀芯主体的内侧设置有分流冷水B孔,混合水出水孔用于将经由阀芯入冷水孔流入的冷水与经由出热水管流入的热水进行混合,然后经由混合水出水孔流出,通过在阀芯侧壁开设的混合水出水孔,将原来是单独只能进冷水的水龙头改变为混合水龙头,这样就不需要对水龙头及水管道进行更改,从而提高冷热水混合阀芯使用的灵活性。 公开号:CN214331571U 申请号:CN202022945010.6U 申请日:2020-12-10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李卫权 申请人:KAIPING CITY KCITEC SANITARY COMPONENTS CO Ltd; IPC主号:F16K11-074
专利说明:
[n0001] 本公开属于冷热水混合阀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热水混合阀芯。 [n0002] 阀芯,就是阀体借助它的移动来实现方向控制、压力控制或流量控制的基本功能的阀零件,目前,热水早已进入千家万户,为个人清洁卫生做出了贡献,而热水往往配套设置有冷热水混合阀,该冷热水混合阀也称冷热水混合水龙头,简称混水阀,用来将加热设备产生的热水和自来水管网中的冷水混合以得到一定温度的温水,混水阀主要功能构件是两块带孔的陶瓷阀芯,阀芯旋转导致孔型错位以控制冷、热水孔的开度,从而调节流入混合腔的冷热水比例,进而控制出水温度,在单柄水龙头中使用具有混合阀芯的混合阀来使独立流入的热水和冷水混合,且以此方式,调节离开该水龙头的经混合的水的流量和温度,现有的冷热水混合阀芯在使用时,大多数都需要要更改水龙头和进水的水路,这样使用较为麻烦。 [n0003]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冷热水混合阀芯,通过混合水出水孔用于将经由阀芯入冷水孔流入的冷水与经由出热水管流入的热水进行混合,然后经由混合水出水孔流出,通过在阀芯侧壁开设的混合水出水孔,将原来是单独只能进冷水的水龙头改变为混合水龙头,这样就不需要对水龙头及水管道进行更改,从而提高冷热水混合阀芯使用的灵活性,分流冷水A孔用于将分流口分流的冷水直接经由水龙头流出,当需要使用冷水时,将水龙头转向出冷水标识的位置,然后水体先经由水管道流入阀芯入冷水孔,然后经由阀芯入冷水孔流入至分流口,此时分流口将水体分流至分流冷水A孔,然后冷水便经由水龙头流出,分流冷水B孔用于将分流口分流的冷水流向混合水出水孔,当需要使用混合水时,将水龙头转向出混合水标识的位置,然后水体先经由水管道流入阀芯入冷水孔,然后经由阀芯入冷水孔流入至分流口,此时分流口将水体分流至分流冷水B孔,然后与经由出热水管流出的热水进行相互混合,然后形成的混合水便经由水龙头流出的特点。 [n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冷热水混合阀芯,包括阀芯主体,所述阀芯主体的上端安装有基座,所述基座的上端安装有摇杆,所述阀芯主体的下端设置有阀芯侧壁,所述阀芯侧壁的下端安装有阀芯底座,所述阀芯侧壁的内侧设置混合水出水孔,所述阀芯主体的外侧设置有壳体,所述阀芯底座的下端安装有阀芯入冷水孔,所述阀芯底座的下端安装有进热水器管,所述进热水器管的下端设置有热水器,所述热水器的上端设置有出热水管,所述阀芯主体的内侧设置有分流冷水A孔,所述阀芯主体的内侧设置有分流冷水B孔; [n0005] 优选的,所述阀芯主体的外侧设置有水龙头,所述水龙头的下端设置有安装台,所述水龙头的下端设置有水管道,所述阀芯主体的内侧设置有分流口。 [n0006] 优选的,所述阀芯侧壁为圆柱形结构设置,安装于阀芯主体与阀芯底座之间的位置;通过阀芯侧壁的安装设置,实现阀芯主体与阀芯底座的连接。 [n0007] 优选的,所述混合水出水孔为圆形出水孔,设置于阀芯侧壁内侧的位置;混合水出水孔用于将经由阀芯入冷水孔流入的冷水与经由出热水管流入的热水进行混合,然后经由混合水出水孔流出,通过在阀芯侧壁开设的混合水出水孔,将原来是单独只能进冷水的水龙头改变为混合水龙头,这样就不需要对水龙头及水管道进行更改,从而提高冷热水混合阀芯使用的灵活性。 [n0008] 优选的,所述阀芯入冷水孔为圆柱形结构设置的管道,安装于水管道末端的位置,且与水管道相连接的位置设置圆形橡胶密封圈;通过阀芯入冷水孔的安装设置,可以将经由水管道进入的冷水输送至分流口,然后经由分流口进行分流,然后经水龙头流出。 [n0009] 优选的,所述进热水器管为圆柱形水管,安装于热水器顶端的位置,并与热水器相互连通;通过进热水器管的安装设置,可以将经由水管道流入的冷水输送至热水器内部,然后热水器将这些冷水进行加热。 [n0010] 优选的,所述出热水管为圆柱形水管,与进热水器管平行安装,且出热水管的周长与进热水器管的周长相等;通过出热水管的安装设置,可以将经由热水器加热后的水体输送至混合水出水孔,然后经由混合水出水孔流出。 [n0011] 优选的,所述分流冷水A孔为圆形出水孔,与分流冷水B孔位于同一水平面位置,并与分流口相互连通;分流冷水A孔用于将分流口分流的冷水直接经由水龙头流出,当需要使用冷水时,将水龙头转向出冷水标识的位置,然后水体先经由水管道流入阀芯入冷水孔,然后经由阀芯入冷水孔流入至分流口,此时分流口将水体分流至分流冷水A孔,然后冷水便经由水龙头流出。所述分流冷水B孔为圆形出水孔,与分流口相互连通;分流冷水B孔用于将分流口分流的冷水流向混合水出水孔,当需要使用混合水时,将水龙头转向出混合水标识的位置,然后水体先经由水管道流入阀芯入冷水孔,然后经由阀芯入冷水孔流入至分流口,此时分流口将水体分流至分流冷水B孔,然后与经由出热水管流出的热水进行相互混合,然后形成的混合水便经由水龙头流出。 [n0012] 优选的,所述热水器安装于出热水管下端的位置,与进热水器管、出热水管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圆形橡胶密封圈;热水器用于将经由进热水器管流入的冷水进行加热,然后经由出热水管流出,当需要使用热水时,将水龙头转向出热水标识的位置,冷水经水管道流入阀芯入冷水孔,然后经阀芯入冷水孔流入至进热水器管,然后经由进热水器管流入热水器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水体经由水龙头流出。 [n0013] 优选的,所述分流口为圆形出水孔,分流口的周长大于分流冷水A 孔、分流冷水B孔的周长,分流口与流冷水A孔、分流冷水B孔均相互连通,且分流口的下端与阀芯入冷水孔相互连通;通过分流口的安装设置,可以根据使用的需要将经由阀芯入冷水孔流入的冷水进行分流。 [n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公开的有益效果是:混合水出水孔用于将经由阀芯入冷水孔流入的冷水与经由出热水管流入的热水进行混合,然后经由混合水出水孔流出,通过在阀芯侧壁开设的混合水出水孔,将原来是单独只能进冷水的水龙头改变为混合水龙头,这样就不需要对水龙头及水管道进行更改,从而提高冷热水混合阀芯使用的灵活性,通过阀芯入冷水孔的安装设置,可以将经由水管道进入的冷水输送至分流口,然后经由分流口进行分流,然后经水龙头流出,分流冷水A孔用于将分流口分流的冷水直接经由水龙头流出,当需要使用冷水时,将水龙头转向出冷水标识的位置,然后水体先经由水管道流入阀芯入冷水孔,然后经由阀芯入冷水孔流入至分流口,此时分流口将水体分流至分流冷水A孔,然后冷水便经由水龙头流出,分流冷水B孔用于将分流口分流的冷水流向混合水出水孔,当需要使用混合水时,将水龙头转向出混合水标识的位置,然后水体先经由水管道流入阀芯入冷水孔,然后经由阀芯入冷水孔流入至分流口,此时分流口将水体分流至分流冷水B孔,然后与经由出热水管流出的热水进行相互混合,然后形成的混合水便经由水龙头流出。 [n0015] 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与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的原理,其中包括了这些附图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包括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 [n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冷热水混合阀芯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n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冷热水混合阀芯安装后的前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n0018]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冷热水混合阀芯安装后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n0019]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冷热水混合阀芯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n0020]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冷热水混合阀芯安装后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n0021] 图中:1、阀芯主体;2、基座;3、摇杆;4、阀芯侧壁;5、阀芯底座;6、混合水出水孔;7、壳体;8、阀芯入冷水孔;9、进热水器管; 10、出热水管;11、热水器;12、分流冷水A孔;13、分流冷水B孔; 14、水龙头;15、安装台;16、水管道;17、分流口。 [n0022]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公开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相关内容,而非对本公开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公开相关的部分。 [n0023]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公开。 [n0024] 请参阅图1-图5,本公开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冷热水混合阀芯,包括阀芯主体1,所述阀芯主体1的上端安装有基座2,所述基座2的上端安装有摇杆3,所述阀芯主体1的下端设置有阀芯侧壁4,所述阀芯侧壁4的下端安装有阀芯底座5,所述阀芯侧壁4的内侧设置混合水出水孔 6,所述阀芯主体1的外侧设置有壳体7,所述阀芯底座5的下端安装有阀芯入冷水孔8,所述阀芯底座5的下端安装有进热水器管9,所述进热水器管9的下端设置有热水器11,所述热水器11的上端设置有出热水管 10,所述阀芯主体1的内侧设置有分流冷水A孔12,所述阀芯主体1的内侧设置有分流冷水B孔13,所述阀芯主体1的外侧设置有水龙头14,所述水龙头14的下端设置有安装台15,所述水龙头14的下端设置有水管道16,所述阀芯主体1的内侧设置有分流口17。 [n0025] 具体的,所述阀芯侧壁4为圆柱形结构设置,安装于阀芯主体1与阀芯底座5之间的位置;通过阀芯侧壁4的安装设置,实现阀芯主体1 与阀芯底座5的连接。 [n0026] 具体的,所述混合水出水孔6为圆形出水孔,设置于阀芯侧壁4内侧的位置;混合水出水孔6用于将经由阀芯入冷水孔8流入的冷水与经由出热水管10流入的热水进行混合,然后经由混合水出水孔6流出,通过在阀芯侧壁4开设的混合水出水孔6,将原来是单独只能进冷水的水龙头改变为混合水龙头,这样就不需要对水龙头14及水管道16进行更改,从而提高冷热水混合阀芯使用的灵活性。 [n0027] 具体的,所述阀芯入冷水孔8为圆柱形结构设置的管道,安装于水管道16末端的位置,且与水管道16相连接的位置设置圆形橡胶密封圈;通过阀芯入冷水孔8的安装设置,可以将经由水管道16进入的冷水输送至分流口17,然后经由分流口17进行分流,然后经水龙头14流出。 [n0028] 具体的,所述进热水器管9为圆柱形水管,安装于热水器11顶端的位置,并与热水器11相互连通;通过进热水器管9的安装设置,可以将经由水管道16流入的冷水输送至热水器11内部,然后热水器11将这些冷水进行加热。 [n0029] 具体的,所述出热水管10为圆柱形水管,与进热水器管9平行安装,且出热水管10的周长与进热水器管9的周长相等;通过出热水管10的安装设置,可以将经由热水器11加热后的水体输送至混合水出水孔6,然后经由混合水出水孔6流出。 [n0030] 具体的,所述分流冷水A孔12为圆形出水孔,与分流冷水B孔13 位于同一水平面位置,并与分流口17相互连通;分流冷水A孔12用于将分流口17分流的冷水直接经由水龙头14流出,当需要使用冷水时,将水龙头14转向出冷水标识的位置,然后水体先经由水管道16流入阀芯入冷水孔8,然后经由阀芯入冷水孔8流入至分流口17,此时分流口 17将水体分流至分流冷水A孔12,然后冷水便经由水龙头14流出。 [n0031] 具体的,所述分流冷水B孔13为圆形出水孔,与分流口17相互连通;分流冷水B孔13用于将分流口17分流的冷水流向混合水出水孔6,当需要使用混合水时,将水龙头14转向出混合水标识的位置,然后水体先经由水管道16流入阀芯入冷水孔8,然后经由阀芯入冷水孔8流入至分流口17,此时分流口17将水体分流至分流冷水B孔13,然后与经由出热水管10流出的热水进行相互混合,然后形成的混合水便经由水龙头 14流出。 [n0032] 具体的,所述热水器11安装于出热水管10下端的位置,与进热水器管9、出热水管10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圆形橡胶密封圈;热水器11用于将经由进热水器管9流入的冷水进行加热,然后经由出热水管10流出,当需要使用热水时,将水龙头14转向出热水标识的位置,冷水经水管道 16流入阀芯入冷水孔8,然后经阀芯入冷水孔8流入至进热水器管9,然后经由进热水器管9流入热水器11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水体经由水龙头14流出。 [n0033] 具体的,所述分流口17为圆形出水孔,分流口17的周长大于分流冷水A孔12、分流冷水B孔13的周长,分流口17与流冷水A孔12、分流冷水B孔13均相互连通,且分流口17的下端与阀芯入冷水孔8相互连通;通过分流口17的安装设置,可以根据使用的需要将经由阀芯入冷水孔8流入的冷水进行分流。 [n0034]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公开中的热水器11为连接于外部的加热装置,并非单独指热水器11一种,使用时,先将冷热水混合阀芯安装于水龙头14内部,然后将进热水器管9、出热水管10与热水器11 密封连接,然后将阀芯入冷水孔8与水管道16密封连接,通过阀芯入冷水孔8的安装设置,可以将经由水管道16进入的冷水输送至分流口17,然后经由分流口17进行分流,然后经水龙头14流出,通过进热水器管9 的安装设置,可以将经由水管道16流入的冷水输送至热水器11内部,然后热水器11将这些冷水进行加热,通过出热水管10的安装设置,可以将经由热水器11加热后的水体输送至混合水出水孔6,然后经由混合水出水孔6流出,分流冷水A孔12用于将分流口17分流的冷水直接经由水龙头14流出,当需要使用冷水时,将水龙头14转向出冷水标识的位置,然后水体先经由水管道16流入阀芯入冷水孔8,然后经由阀芯入冷水孔8流入至分流口17,此时分流口17将水体分流至分流冷水A孔 12,然后冷水便经由水龙头14流出,分流冷水B孔13用于将分流口17 分流的冷水流向混合水出水孔6,当需要使用混合水时,将水龙头14转向出混合水标识的位置,然后水体先经由水管道16流入阀芯入冷水孔8,然后经由阀芯入冷水孔8流入至分流口17,此时分流口17将水体分流至分流冷水B孔13,然后与经由出热水管10流出的热水进行相互混合,然后形成的混合水便经由水龙头14流出,热水器11用于将经由进热水器管9流入的冷水进行加热,然后经由出热水管10流出,当需要使用热水时,将水龙头14转向出热水标识的位置,冷水经水管道16流入阀芯入冷水孔8,然后经阀芯入冷水孔8流入至进热水器管9,然后经由进热水器管9流入热水器11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水体经由水龙头14流出,通过分流口17的安装设置,可以根据使用的需要将经由阀芯入冷水孔8流入的冷水进行分流,混合水出水孔6用于将经由阀芯入冷水孔8流入的冷水与经由出热水管10流入的热水进行混合,然后经由混合水出水孔6 流出,通过在阀芯侧壁4开设的混合水出水孔6,将原来是单独只能进冷水的水龙头改变为混合水龙头,这样就不需要对水龙头14及水管道16 进行更改,从而提高冷热水混合阀芯使用的灵活性。 [n0035]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方式”、“一些实施例/ 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 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方式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n0036]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n0037]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清楚地说明本公开,而并非是对本公开的范围进行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上述公开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变化或变型,并且这些变化或变型仍处于本公开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Claims (10) [0001] 1.一种冷热水混合阀芯,其特征在于:包括阀芯主体(1),所述阀芯主体(1)的上端安装有基座(2),所述基座(2)的上端安装有摇杆(3),所述阀芯主体(1)的下端设置有阀芯侧壁(4),所述阀芯侧壁(4)的下端安装有阀芯底座(5),所述阀芯侧壁(4)的内侧设置混合水出水孔(6),所述阀芯主体(1)的外侧设置有壳体(7),所述阀芯底座(5)的下端安装有阀芯入冷水孔(8),所述阀芯底座(5)的下端安装有进热水器管(9),所述进热水器管(9)的下端设置有热水器(11),所述热水器(11)的上端设置有出热水管(10),所述阀芯主体(1)的内侧设置有分流冷水A孔(12),所述阀芯主体(1)的内侧设置有分流冷水B孔(13)。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热水混合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主体(1)的外侧设置有水龙头(14),所述水龙头(14)的下端设置有安装台(15),所述水龙头(14)的下端设置有水管道(16),所述阀芯主体(1)的内侧设置有分流口(17)。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冷热水混合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侧壁(4)为圆柱形结构设置,安装于阀芯主体(1)与阀芯底座(5)之间的位置。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冷热水混合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水出水孔(6)为圆形出水孔,设置于阀芯侧壁(4)内侧的位置。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冷热水混合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入冷水孔(8)为圆柱形结构设置的管道,安装于水管道(16)末端的位置,且与水管道(16)相连接的位置设置圆形橡胶密封圈。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冷热水混合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热水器管(9)为圆柱形水管,安装于热水器(11)顶端的位置,并与热水器(11)相互连通。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冷热水混合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热水管(10)为圆柱形水管,与进热水器管(9)平行安装,且出热水管(10)的周长与进热水器管(9)的周长相等。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冷热水混合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冷水A孔(12)为圆形出水孔,与分流冷水B孔(13)位于同一水平面位置,并与分流口(17)相互连通;所述分流冷水B孔(13)为圆形出水孔,与分流口(17)相互连通。 [0009]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冷热水混合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器(11)安装于出热水管(10)下端的位置,与进热水器管(9)、出热水管(10)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圆形橡胶密封圈。 [0010]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热水混合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口(17)为圆形出水孔,分流口(17)的周长大于分流冷水A孔(12)、分流冷水B孔(13)的周长,分流口(17)与流冷水A孔(12)、分流冷水B孔(13)均相互连通,且分流口(17)的下端与阀芯入冷水孔(8)相互连通。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14331571U|2021-10-01|一种冷热水混合阀芯 CN112555453A|2021-03-26|一种冷热水混合阀芯 CN106369807B|2019-07-16|一种零冷水燃气热水器及其系统 CN204004580U|2014-12-10|恒温龙头结构 CN201628366U|2010-11-10|一种内置循环泵燃气热水器 CN203421217U|2014-02-05|一种两出水恒温龙头结构 CN104207697A|2014-12-17|利用淋浴废水热量调节淋浴水温的节能型淋浴系统 CN110344470A|2019-10-18|供水系统 CN201373141Y|2009-12-30|快速调温淋浴阀 CN202254324U|2012-05-30|一种家用热水器多温出水装置 JP2544758Y2|1997-08-20|湯水混合栓 CN203115169U|2013-08-07|混温阀 CN203731692U|2014-07-23|一种改进的快接式热水器供水管路 CN211632823U|2020-10-09|一种具有冷热水混合功能的净水机 CN210106677U|2020-02-21|一种双把桥型龙头结构 CN100510488C|2009-07-08|用于零排放节水型循环热水系统的阀门装置 CN106705437A|2017-05-24|一种即出热水装置 CN210425512U|2020-04-28|燃烧换热设备 CN209588389U|2019-11-05|一种燃气采暖热水炉 JP3675086B2|2005-07-27|給湯器 CN210034517U|2020-02-07|双通道出水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厨房一体出水装置 CN209386296U|2019-09-13|喷嘴及热水器 CN204900986U|2015-12-23|单通道控制滤水及混合水的水龙头本体 CN213655798U|2021-07-09|阻流三通阀及用于燃气热水器的水路系统 RU2027954C1|1995-01-27|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соединения водонагревателя с трубами водоснабжения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2945010.6U|CN214331571U|2020-12-10|2020-12-10|一种冷热水混合阀芯|CN202022945010.6U| CN214331571U|2020-12-10|2020-12-10|一种冷热水混合阀芯|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